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》于4月10日發布,為中國市場由大變強制定了清晰的發展路線。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行業、國家信息化建設主力軍,信息通信業應當在網絡建設、算力規劃等領域發力,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高質量建設。
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構建和完善,植根于信息高效、安全、自由流動的基礎之上,建設高速泛在、天地一體、云網融合、智能敏捷、綠色低碳、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,既是信息通信業的使命所在,也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燃眉之需。
隨著不同區域市場、各市場主體從分散走向聚合,市場公共信息的互通共享,必然帶來信息傳輸量的大幅增長,這給固定、移動網絡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,全行業要在5G、千兆網絡建設方面按下“快進鍵”,為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高質量通信網絡。另外,市場運行所產生的各種數據事關國家安全大局,嚴守安全關口是市場信息實現互聯互通的重要保障。因此,在高質量網絡建設的基礎上,信息通信業應進一步提升信息安全、網絡安全能力,打造高效可靠、獨立自主的信息安全解決方案。同時,加速推進量子通信技術和應用研發進度,在加密通信技術方面展開全方位的科技創新,以滿足全國統一大市場對信息安全的多樣化需求。
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,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實現了飛躍式發展,智慧應用加速落地,行業轉型如火如荼,為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數字智慧。
發展數字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,涵蓋數據要素、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、數字基礎設施等關鍵內容,這些關鍵內容正是信息通信業稟賦優勢所在。下一階段,全行業應圍繞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,加速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、新模式,賦能制造業、物流業、農業、礦業等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,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,讓信息賦能效應得到更充分釋放。
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“石油”,是全國統一大市場不可替代的生產要素。而要讓數據生產要素發揮應有的效能,離不開先進生產力的支撐,這種先進生產力就是算力。
截至目前,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準機架,算力達到130 EFLOPS。隨著“東數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啟動,貴州、甘肅、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,算力規模和分布將實現質的提升,為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高速、安全、綠色的算力基礎設施。本著適度超前的原則,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已經于早些年著手規劃算力部署,算力規模日漸壯大。中國電信擁有超過700個數據中心,近80%的機架部署在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4個重點區域,形成“2﹢4﹢31﹢X﹢O”的資源布局,算力規模達2.1 EFLOPS。中國移動“4﹢3﹢X”數據中心布局完成,對外可用IDC機架達40.7萬架,凈增4.7萬架,“N﹢31﹢X”移動云布局持續優化。中國聯通依托“5﹢4﹢31﹢ X”新型數據中心布局,打造全國一體、智能敏捷的新型算力網絡。
全國統一大市場,是我國深化市場化改革的“重頭戲”,也是信息通信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契機。面對多領域、多行業的同頻共振,讓信息互聯互通、讓傳輸安全快速、讓應用豐富智慧,信息通信業使命必達。(張鳴)